皖中汪 发表于 2006-5-1 23:31:53

汪氏家族的代数与孔子家族的代数之比较

由于我居浙江衢州,此地是孔子的南宗,又由于孔子与汪姓发祥地鲁国渊源甚深,因此有了以下的比较:
    挺公是我们的二世祖,生于公元前552年;孔子生于公元前551年,就目前孔氏家族来说,孔子为其一世祖。挺公大孔子一岁。
    公元618年,45世祖爽公出生;公元758年,49世祖风思公出生。南宋末年(公元1126年),孔子第48代裔孙孔端友随宋高宗南渡。爽公比孔端友早4代,可爽公至少比孔端友早出生440年,而风思公与孔端友同代,也比他早出生至少300年。
    根据孔氏宗亲网的资料,孔氏目前已传至80代,而据我目前的了解,汪氏大概传到了100代。
    各位本家看看这中间有些什么问题吗?

江右书生 发表于 2006-5-1 23:58:17

据我所知孔子第100世孙已经在台湾出生了

大风 发表于 2006-5-2 20:06:17

值得探讨。。。

hnnywjg 发表于 2006-5-2 21:52:14

引用第1楼江右书生于2006-05-01 23:58发表的“”:
据我所知孔子第100世孙已经在台湾出生了


我也有印象说是“孔子第100世孙已经在台湾出生了”。

至于说南宋时48代孙,的确值得考虑。

汪兴吾 发表于 2006-5-24 21:36:51

不能以出生的代数来推测问题,甚至产生不必要的疑问。据我所知,目前汪姓世系高辈的才80多代,低辈的已110余代。就我家族桐城三安汪氏就存在这样不可思议的问题:大房的后代辈份最高,小房(共四房)的辈份最低,最高与最低相差七代,但这是铁的事实。

九华星云 发表于 2006-5-28 09:00:40

我完全同意兴吾本家的观点。两千六百年的漫长历史,相差三十代完全正常。

但有一点需要纠正:应该是“小房出长辈”!而不是大房辈份高,小户房辈份低。

hnnywjg 发表于 2006-5-28 09:09:23

是啊,按正常规律是“小房出长辈”,大房辈份越来越高。我们村庄从总体上看就是这样。但有时也出现小房抢代现象,或者大房连续几代得子晚。

汪胜忠 发表于 2006-5-28 09:25:54

古代的时候似乎娶妻都是按照顺序来的,先是老大娶了然后老二\\老三.....甚至还有男不婚女不嫁的规矩!

hnnywjg 发表于 2006-5-28 09:32:44



你说的很对。但有时老二、老三结婚后第一个就是儿子,而老大生几个女儿后才生儿子,这种现象也不少。

汪胜忠 发表于 2006-5-28 09:39:50

根据我的观察,一般4代就可以抢先1代了(就是一方的第四代和另一方第三代年龄相同!)
两千六百多年(大概120代左右),这样抢个30代完全正常!
页: [1] 2
查看完整版本: 汪氏家族的代数与孔子家族的代数之比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