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 7楼(亮翁) 的帖子
亮翁本家:您与俊荣本家近(据说只有100余华里),能否麻烦您与他联系联系,最好将他那本谱拍照上传。如我有机会到咸宁,我一定与俊荣本家一道,搞好这事。 期待中。。。。。。
回 11楼(双子客) 的帖子
双子言客本家有qq号吗?请吿知. 本人认为:献公应有后,但并非亲生。查我潜阳谱,只言献公19岁卒,娶韦氏。而未提及有无子嗣。如有亲生必载,既有载就应是过继的。其弟兄九人,46世有25人,怎会无一人过继与他?现既有谱载,就不假,别人不会乱认祖宗。故应是后来以自家侄或楼上所说的妻侄过继的,只是因某种原因当时未记而已。回 13楼(亮翁) 的帖子
亮翁本家:我的邮箱号为:wwr3682@163.com
欢迎来函联系。
回 14楼(汪济(潜山)) 的帖子
汪济本家:你的大作《越国公汪华》,还在其他本家处传阅,反映非常好。
贵处宗谱所载,与我们相同:“ 献公 , 华公第九子,字云赐,以神勇著。年19卒,殁葬云岚山。妣韦氏,无出 ”。咸宁俊荣本家保存的宗谱载:“子一:处仁。”并无“入继”等注释文字。实情如何?尚待考查。
在“献公支系”中 查 到,自2006年4.19——2008年1.14,在“大风”本家发首帖后,一个围绕“献公后裔”的讨论便非常活跃。并得到意外的收获:1、“河南省获嘉县冯庄镇古墙村汪氏家族是献公之后”。2、“丹山碧水”凯裕本家是绩溪献公之后。3、歙县斗山街“汪宅”主人汪宏坦先生也是献公之后。
如今,咸宁汪俊荣本家也是献公后裔。
这样看来,献公不是“无后”的问题,而是其子“处仁”到底是从何处“过继”来的问题。
而要搞清这一问题,看来并不容易。不过我坚信:一定会搞得清楚。 以上几位本家的意见都很可贵!我自己也觉得好像是突然发现了我汪氏家族的“新大陆”一般,令人振奋不已!!无疑,给我们的家网论坛的研究,增加了新课题,开辟了新苑地!同时也给我们带来了“课研”中的新难题——因为任何一项“课研”能够得到一定的“成果,都不可能是一帆风顺的!···························
我希望,果真有我们的“九叔祖·献公”支的后人存在!····································· 根据历史资料记载,汪华第九子献公,肯定无后。对于承认是献公后裔的汪氏支系,我们也没有必要去否定。但是,我们也不要去假设他人过继给韦氏,汪家宗族不承认。因为这种假设,否定汪氏宗谱的真实性。至于献公后裔,因其他历史原故,属于挂靠在献公支下,这也是历史事实。如果源流能够追索得清楚更好,真正搞不清楚的,就让他挂靠在献公支下又何防?
回 18楼(thwsf4571) 的帖子
对于献公之后裔我觉得有一种可能,但不一定是实事。各家谱都记载:献公娶韦氏,19岁卒,这应是实事。至于是否有子:我认为:有娶,就有子的可能。为什么家谱没有记载,我认为有以下原因:1、献公去逝时孩子还在韦氏肚里没有出生,未有出生的孩子当时是无法记载的。诸宗谱记载的“无出”也许就蕴含着“未有出生”这层意思。2、为什么以后也没有记载呢?我认为又有一种可能:献公去逝后,其妻韦氏外嫁或外逃而族人不知其去向而没法记载,于是干脆不记载,或者视为“无出”或“无后”的记载。3、咸宁俊荣本家保存的宗谱载:“子一:处仁。”并无“入继”等注释文字。正好与此推测相符。或者韦氏后来就嫁到或逃到了咸宁,并生下了一子;处仁。4、如果献公真有其子,不可能很多,应该只有一个,最多二个(双胞胎)。要弄清献公是否有子这个问题,我觉得不应局限在家谱的记载,而是要弄清献公去逝后其妻韦氏的行踪。惟有如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