亮翁 发表于 2006-9-28 22:32:21

感谢鼎湘本家对汉阳汪氏宗亲联谊年会的良好祝愿!

亮翁 发表于 2006-9-29 21:07:40

谱事纵横谈

    汪氏家族自东周春秋末期(大约公元前500年)鲁国成公次子汪侯肇始,传至东汉龙骧将军文和公(31代,封淮安侯,会稽令),上溯30代祖考以定谱牒,汪氏族谱始于此。

    东吴时授公(34代),应朝廷“索诸姓谱”诏,续汪氏宗谱,以献阙下,复纂文和公所记为传,汪氏谱传始于此。此后代有续焉。

................

    老大房应汉公(89代),清光绪7年,由稻草新集只身赴安徽婺源,参与当地续谱行动,一年功成,携谱卷回汉阳,昔此卷后被焚于兵燹。

    老二房厚山公(90代),清末起为创修汉阳汪氏宗谱,搜集资讯30余载,临终嘱胞弟精山,偕同并协助镜川公,力促谱事,不达目的誓不休。一年后,谱成,公当可安息矣。

    老三房督修镜川先生(91代),实为48年创谱的中流砥柱,而协修植山公(91代),亦功不可没。时人评曰:俾吾族之传流世系,先祖事迹,了若星河者,植山之力居多矣。

    老四房扬秀公(91代),急功好义,乐于助人,为创谱采稿,奔走于崇山峻岭、远乡僻壤,而不辞劳苦,其地理之熟,谙掌故之多,常令镜川先生折服不已。

    老五房振耀(92代),慎终追远之志坚,曾闭关百日,手抄48版宗谱一十二卷,(抄本为当世孤本)。以古稀之年投身2005年续谱行动,夜以继日,鞠躬尽瘁。正当清明时节,与振亮访族问宗,被困索河边,拨草寻渡,汗颜泥足,尚高声吟诵“春日寻芳泗水滨”和“野渡无人舟自横”以自乐。

    48年创谱时,为寻根溯源,西坡公(91代)于兵荒马乱之际,只身赴安徽婺源环溪考查,费时月余,汇抄“汪氏历代源流”一卷,使汉阳汪氏一族,明其祖考世系和源流根本。

    10年前,振钺(92代)。奔走呼吁、倡续宗谱,并亲自采录彼近宗家族资讯,惜乎天不假寿,续谱之志未伸伿仙去,令人唏嘘不已。

    2005年春,振亮(92代)发起续谱行动,约振太、振耀、振杨、振华,共同组成续谱工作室,以自家为联络中心,并担起编纂重任。经过工作室全体成员和所有续谱汇编员的紧张工作,从传播续谱信息、组建汇编网络、征集族人资讯、原谱整理改版,到汇编、印制新谱,前后费时百日,终于续谱成功,使汪氏宗谱立于汉阳诸姓谱林而不逊色,使汪氏家族得以亲其亲,长其长,支延而派接,继往以开来。

                                                         (振亮编撰)

                                        摘录自<汉阳汪氏宗谱>

公共营养师 发表于 2006-9-29 21:25:43

预祝汉阳汪氏宗亲联谊会第二届年会举办圆满成功!!







爽公之后,从慈菰到婺源,汪家93世孙,启字辈,高级公共营养师汪黎鸣贺!

亮翁 发表于 2006-9-30 22:04:45

感谢黎鸣本家对汉阳汪氏宗亲联谊年会的良好祝愿!

祝明 发表于 2006-9-30 22:16:51

预祝汉阳汪氏宗亲活动圆满成功!亮公要让后生们多贴点活动图片哦!

亮翁 发表于 2006-10-1 22:13:57

感谢祝明本家对汉阳汪氏宗亲联谊年会的美好祝福!

风雨兼程 发表于 2006-10-2 09:41:35

联系方式?

最好说说详细地址,行走路线。

祝圆满成功!

亮翁 发表于 2006-10-2 10:26:02

沿318国道至奓山(奓山商场门口)下车,西行80米,找到街道政府,继续前行20米,再左拐20米即到。

风雨兼程 发表于 2006-10-2 11:32:19


一定来。哈。家族聚会,大好事。

亮翁 发表于 2006-10-2 21:37:39

新公能来,太高兴了!令人鼓舞!
页: 1 2 3 [4] 5 6 7
查看完整版本: 汉阳汪氏宗亲联谊会第二届年会邀请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