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找 “ 献公 ” 后裔
湖北咸宁市咸安区向阳湖镇北岭村18组(大澥汪)汪俊荣(献公之后裔87世)在此郑重发帖:寻找献公后裔(即我同支的宗亲)!!!
望见到此帖的献公后裔速速与我联系!!!
为便于宗亲回忆,特列出以下世系简表:
44世 华公
45世 献公华公第九子。
46世 处仁
47世 太 *(不详)
48世 新学居庐江。
49世 (不详)
50世 安文汀州派。
安思贞定派。
安进大理派。
52世 谠言杭州派(杭州城东)。
53世 (不详)
54世 (不详)
55世 师功分居七都松溪下坞。
56世 (不详)
57世 (不详)
58世 远光 居开化。
远辉 居四岭(也可能是“回岭”)。
59世 (不详)
60世 (不详)
61世 藻公 即龙溪公,居三吾镇。
62世 滋庆 居畲田。
63世 大昌 居歙县。
64世 肇礼 居上长岭。
65——80世(略)
81世 荣大
荣通
82世 美耀
美灿
美彩 父子五人大约在清乾隆、雍正年间一同到“河南省 丁字关 ” 贸易未归。
他们的后裔如果有幸能见到此帖,诚望恢复联系。同时也盼望献公裔下其他支派的宗亲与我联系。
汪俊荣联系电话:15172729876
注:汪俊荣 等七人于昨天(9.1)到江西武宁县寻亲联谊,委托维仁本家代为发帖。 82世 美耀
美灿
美彩 父子五人大约在清乾隆、雍正年间一同到 “河南省 丁字关 ” 贸易未归。
“河南省 丁字关”,我觉得可能是“荆紫关”。 “是历代贾客竞商云集和兵家逐鹿之地”。 荆紫关
荆紫关地处三省交界处,境贯丹江,道扼隘口,西汉时始为草桥关,元为荆籽口,明为荆籽关口,清为荆子关,民国初取荆花呈紫色之祥意,改"子"为"紫",荆紫关之名遂延续至今。
淅川荆紫关镇是河南省公布的第一批历史文化名镇,为唐代后期形成的商业古街,坐落在丹江岸边。巍巍荆紫关,背负群山,下临清流,"西接秦川,南通鄂渚",它凭着优越而独特的地理位置成为历代贾客竞商云集和兵家逐鹿之地。丹江发源于商洛山,注入汉水,汇入长江,因而使之成为历史上可与运河、蜀栈并称的我国南北三大通道之一。丰富的丹江水力资源,使得荆襄沪杭巨商大贾,直挂云帆,溯江而来。明、清时期,是荆紫关的黄金时代,沿江码头,船舸弥津。江东沿海日杂百货,秦岭伏牛山间土特产亦多在此地集散。逐成为豫、鄂、陕附近7省商贾云集之地。曾出现"三大公司、八大帮会、十大骡马店和二十四大商号"的繁荣景象。现存古代建筑有:荆紫关古街道、关门、山陕会馆、禹王宫、平浪宫、万寿宫、法海寺、清真寺、一脚踏三省碑亭等,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65世至80世这段不能省略,希望能照本传上来,献公后裔好象才发现, 我谱记载献公卒年十九,取韦氏,无子。至于楼主做说的献公之子处仁公,我原以为可能是华公的孙辈过继给献公的,可是查看了老谱,也未发现有处仁这个名字啊。请楼主将你谱中关于献公及处仁公的情况发上来看看。我不大相信献公会有直系的后裔存在,倒是比较相信其有旁系或者说过继过来的后人传世。 首先对“献公后人”及其谱系的出现表示欢迎!“46世 处仁”,这确实是个未出现过的46世名讳,但我初步感觉有几点很值得怀疑。为稳妥起见,请楼主设法将45世及以后15代—20代世系考记完整地发上来,以便大家认真研究、探讨和考证。
这个谱其实是个断代的谱,中间有那么多的不详,很奇怪。没有源远流长的概念。一般在两次修谱的中间这段时间,都会有草谱,这样不会出现世代的不详情况吧。如果出现世代的不详,那又怎么会说服力?献公后人的存世,在现实中还是蛮多的。记得这几年家网中也有陆续的出现。记忆最深刻的是新建的献公后。但遗憾的是,始终没有见过除了楼主发的谱以外的献公世系谱。如果献公真的有后(不管是直系还是旁系),几乎所有的汪氏宗谱都要改写了,因为在家谱中过继等方式是被承认的,会反映在家谱中。献公后人的出现,是不是会和献公的夫人韦氏有关?韦氏的情况,我也没见过。有哪位本家能找出有关韦氏的记载?我有一种大胆的假设,姑且说出来让大家听听:
献公夫人韦氏仔献公离世后,从娘家私下过继了其娘家的亲属为后,可是在最近的一次修谱中不被承认呢?后面一直延续下来就不被记载。 家网上曽经讨论过献公有没有后裔的问题,因既未发现有献公后裔的资料,也未见献公后裔上家网,所以几乎大家一致认为献公确实无后,可眼下献公后人上网了,而且还上传了他们的世系资料,应该说这是整个汪氏家族的一件大亊,值得庆贺!
我认为,从此后,我们大家都要同献公派的宗亲们一道,整理,寻找和发掘有关献公派的所有资料,去粗取精,去伪存真,让汪氏家族的谱系资料更加完整,让汪氏家族的历史文化更加丰富!
回 4楼(汪胜忠) 的帖子
胜忠、龙吉、hnnywjg三位本家:谢谢跟帖。
1、2楼的图文使我长了见识。
龙吉本家的提议维仁本家表示无法满足。他说:我是按俊荣本家写给我的内容发的,不是我省略的。现在俊荣本家已回湖北。因他自己不使用电脑,他便趁着在江西武宁与维仁本家联谊时的机会,委托维仁本家代他发帖寻找的。
至于胜忠本家提出的问题,现答复如下:1、维仁本家说他确实在俊荣本家带来的“宗谱”上看到“45世献公有一子:处仁”。谱中并无“过继”之类的注释。2、由于他俩是初次相见,加上时间短促,故并未仔细去查看。
要想搞清这些问题,看来只有直接与俊荣本家电话联系了(好在已公布了他的电话号码)。 完全赞同亮翁的意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