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子客 发表于 2010-10-7 11:46:25

回 66楼(双子客) 的帖子


                               郑重申明[/color]         
            这是我学着从“九华星云”本家的博客中转发过来的资料,因是懵懵懂懂地试
着搞的,不知能否成功,故 事先未与长富本家知会,特此申明,并表歉意。

   此帖内容当插入“第七章先祖像赞”中(在66楼),做补充材料。
   


引用

jhs030357 的 我(注:指九华星云)在汪氏宗亲网论坛上发的重要资料(十一)


               历代名士颂汪王——(休宁.乌聊山)忠烈庙.诗集


(一)七律.──四川人.宋.绩溪县令.苏辙

石门南出众山巅,沃壤清溪自一川;老令旧谙田舍乐,春耕正及雨晴天;

可怜鞭挞终无补,早向丛祠乞有年;归告仇梅省文字,麦苗含穟欲蚕眠。

(二)七律.──御史.李遇

穿云何插上云巅,带雨呼牛渡小川;一抹荒城孤陇外,数声啼鸟落花天;

灵旗来下今无恙,社酒相传古有年;但得时和少公事,半帘画景枕书眠。

(三)七律.──鄂州郡守.罗愿

孤隋颠覆仅绵延,乱极神尧未奋前;坚保里闾姑待定,遽归图籍信知权;

宠褒尚喜纶书在,疏舛难凭简牒传;考实辨疑书素壁,九原遗愤为公宣。

(四)七律.──婺源人.乡进士.胡炳文

虬须人出鹿归唐,多少英雄失故乡;昔日六州曾卷土,此邦千载尚尊王;

高陵夜雨鸣弓剑,原庙春风洁豆觞;灯火万家元夕后,谁怜狐兔满连昌。

(五)七律.──春坊司直睿

巉绝乌聊庙貌严,松楸偃蹇色参天;洋匕宝篆风云会,炳匕丹衷日月悬;

六郡山川神武在,千年剑佩子孙传;道逢野老遥相问,谁忆昭陵锁暮烟。

(六)七律.──郑玉

隋皇失道起英才,唐业将成卷地来;万里山河深雨露,千年香火壮楼台;

金炉春暖烟凝雾,紫陌风高鼓转雷;此日荒城经百战,英雄不见使人哀。

(七)七律.──进士.何坦

炀帝南游鼎始迁,群雄蜂起竞相延;九州鱼肉千门泪,六郡难豚万井烟;

天启唐家新日月,地封越国旧山川;霸图王佐都休问,试问灵祠阅几年。

(八)七律.──教援.陈辉

四海干戈镇一方,早知天意附明王;唐家事业山河异,越国褒封日月长;

纪传惭唐无史笔,刊功羡宋有贤良;千秋民物瞻遗像,庙貌巍巍古柏苍。

(九)七律.──徐恂

巍巍九尺肖汤身,生是英雄没是神;盛德已严千载祀,清光会庇六州民;

云封岚水陵前暮,茬落槐堂庙里春;堪叹唐无贤太史,不将列传纪忠臣。

(十)七律.──学士.程敏政

千载吾王此旧都,登源流水绿成湖;断碑邱陇含英气,长刽风麈忆壮图;

山隔游亭开竹径,云封仙泂近蓬壶;联镳豪俊来应惯,路转峰回不问途。

(十一)七律.──宋.州郡守.朱权

灵祠奕奕枕山嵎,霸业英风武德初;麈暗中原方逐鹿,波澄六郡免为鱼;

歌传桃李知兴废,身出枌榆妙转舒;盖代功名遗诏在,谁将直笔著新书。

(十二)七律.──宋.尚书.罗汝楫

凛然精爽古英雄,生此崎岖涧谷中;地脉发祥夸故宅,时和降福仰灵宫;

均调甘雨次农事,默扫妖氛助战功;牢落难豚祠奉薄,玺封踏至帝恩隆。

(十三)七律.──宋.阁学士.裔孙.汪藻

台殿层匕冠冢巅,行人跪起白云边;山河霸业三千里,歌舞灵衣五百年;

铁马威神通异域,衮龙书命降中矢;偃王遗迹班匕在,好与韩碑万古传。

(十四)七律.──徽郡守.李圣发

泉宫幽閟虎龙蟠,山落秋深草木寒;故国千年唐古歙,高陵十里宋新安;

风声鹤唳阴兵甲,云气星芒义胆肝;满眼闾阎民瘼苦,愿凭神力救荒残。

(十五)七律.──刘光

生为柱国殁为神,帝子由来自有真:王业霸图千载事,父天母地六州民;

世更唐宋尤忠烈,德与勋华并圣仁;摹写乾坤图日月,崖碑字字玉璘珣。

(十六)七律.──江毅

千载英雄属杳茫,萧匕埋玉俯陂塘;参天古木苍烟冷,断垅残碑野草荒;

鹤唳惊秋伤往事,溪流逐日送斜阳;乡人谩荐寒泉处,落叶西风晚菊香。

(十七)七律.──徽郡太守.护都.答儿

庭下摩挲勘古碑,贵王功德自巍巍;泂中藏马山犹在,梦里成龙世所稀;

同猎几人谁得鹿,尽忠一表独知机;唐家陵寝今何在?可似王陵耀翠微。

(十八)七律.──礼部尚书.裔孙.汪泽民

绵帆忘返干戈起,天产英雄定六州;唐诰表忠垂宇宙,宋臣编史失春秋;

风云神异来车马,祠庙烝尝拜冕旒;让德允宜绵百世,昭陵无处问松楸。

(十九)七律.──歙州.进士.方回

城北云岚七里桥,城南仙垅对花瓢;六州纳土归唐室,八字封王历宋朝;

鹤驭降神瞻碧落,蜗居卜吉傍鸟聊;金书朱膀标忠烈,万古吴山日两潮。

(二十)七律.──大理寺.裔孙.汪坚

云岚深处先王墓,祀典初行感慨多;一脉儿孙弥宇宙,六州事业壮山河;

荒邱隐匕莲成瓣,古庙沉匕树作窝;回首西风凝望久,万年香火重鸣珂。

(二十一)七律.──学士.程敏政

闻说真人起晋阳,六州图籍便归唐;干戈竟免群生难,簪笏宜传百世芳;

封诰尚存题越国,史书全失纪吴王;丛祠香火千年盛,知是英雄恋故乡。

(二十二)七律.──奉时朝请.陆梦发

江都游幸乐忘疲,盖世英雄叹乱离;初意靖民从众请,无心图霸只天知;

精忠昭晰人难掩,信史疑传策不遗;武德纶书年月著,黯兵雄诞谩阿谁?

(二十三)七律.──项一荐

万年河岳孕精奇,天作英雄大有为;日月勋名光古歙,风雷神雨起孤隋;

恩深六六峰前水,庆衍三三天上儿;千古邦民思报德,元宵才了府春卮。

(二十四)七律.──明.分巡.陈晟

绵帆游幸群雄起,天产英雄王此方;世乱保民安故土,时清奉表附真王;

命章曾受山河誓,功德还同日月光;千载声灵犹显赫,斯民香火讵能忘。

(二十五)七律.──方勉

云岚燕会几经年,吊古寻幽避暑天;佳树回还州主墓,熏风独送地行仙;

惊人妙句存方册,拔俗雄文在简篇;遥忆耆英多即世,惟遗芳誉照青毡。

(二十六)七绝.二首.──通判.尤藻

(1):王爵尊崇感玉音,邦人爱戴信之深;神留江浙今犹昔,汉寝唐哆久不歆。

(2):雀冻山头生乐尽,朱温恶极少阳危;云岚王气无今古,爱此甘棠发永思。

(二十七)七绝.二首.──山长.胡立本

(1):突兀新祠旧柳营,喧闻箫鼓四时迎;空山午夜号风雨,仿佛貔貅百万声。

(2):汉无陵树泣穷秋,唐亦兰亭弃不收;得似云岚崇马鬣,千年土湿酹樽稠。


         ──九华星云 2007年4月11日 撰帖于 汪氏宗亲网论坛宗亲艺文版块



亲爱的朋友,欢迎入住网易博客

双子客 发表于 2010-10-10 19:45:47

      

         (承前   “89楼 ” )



      11、顾祠宇朝廷立宗庙以栖神,士庶建祠堂以敬主。吾族老成,百计经营重新祠宇,画栋雕墙,妥先灵之得所。高门大户,知后世之必昌。然必香灯之供奉,早晚殷勤;土木之补修,后先辉映。庶几善继而善述,乃能罔怨而罔恫。

      12、保坟墓魂魄上升于天,缅音容而不见;骨肉下藏于地,庶灵爽之式凭念。厥生民非惟人子,岂惟挂纸焚香,逢良辰而祭扫。必要植林培土,壮龙脉精神。假令草蔓烟荒,所幽魂之寂寞。天怒神号鬼泣,即怨气之沈霾。敬告来者,尚慎旃哉。

      13、训子弟庠序学校之场,人才集礼乐诗书之教,培植宏深。故择邻断机和丸画荻。母教如斯,父道奚似。大凡五尺之童,年在七龄以上,令其执贽从师,略具国民之知识。因此升堂入室,无惭大姓之子孙。若诗书不事,而姑息养奸,直是禽犊之恩,大失父母之责。

         14、全族谊周公封建用展亲,范文正义田分周族属。我族人丁藩衍,亲爱缠绵,敢云袒免缌麻,五世而斩,究竟异支别派,一本皆然。上溯鼻祖,下及云仍,凡出汪侯之后,均敦辑睦之风。若其同室操戈,翻出本家之外,即是灭宗忘祖,甘居不肖之条。

         15、重农桑衣食为诗书之本,农桑实衣食之源。故书详无逸,在知稼穑之艰难;诗采幽风,备纪蚕桑之程度。我子姓三农是务,五夜维勤,里闾安耕凿之天,风俗动□轩之坊。则仰事俯畜而有资,养生送死而无憾。庶不负农官之世业,而为上国之良民也欤。



         (待续)

双子客 发表于 2010-10-10 19:48:40

      (承前)



      15、重农桑衣食为诗书之本,农桑实衣食之源。故书详无逸,在知稼穑之艰难;诗采幽风,备纪蚕桑之程度。我子姓三农是务,五夜维勤,里闾安耕凿之天,风俗动□轩之坊。则仰事俯畜而有资,养生送死而无憾。庶不负农官之世业,而为上国之良民也欤。

      16、诫闲游博奕饮酒,既为不教之人,浪荡闲游,岂是正经之事。故博具投江,陶侃鄙猪奴之戏。宛邱好荡,陈风动鹭羽之讥。吾家播种分官,诗文著美。力田而服事先畴,课读而名登黉序。各勤职业,无坠风声。苟有雉卢酒色之徒,而为寇攘奸宄之事,一经报族,公同究办。

         17、从军戎班超投笔,万里封候;宗悫乘风,三军拜将。似汗马之勋名,亦英雄之本色。然必云台麟阁,标柱国之徵音;岂容鼠窃狗偷,为绿林之豪客。丈夫自有出身,保无错误;文章实堪华国,何事张皇。壮哉行乎,尚其慎之。

      18、守权限执个人之主义,道理渺茫;循世界之公权,文明发见。我族忠恕传家,公平裕后。凡有山场田地,各凭界址券书,若其掇占士名,藉片文为口实,推移粮税;弄只字于笔头 ,无非鬼蜮害人。岂是大家种子,共伸族义遏妖风。

      19、书女子周易按乾坤之后,男女均分。三毛诗纪,楚兆之祥。瓦璋分弄,内外业于限制。重轻难以剖分。吾家谱牒,最重亲情,大凡生儿男,生儿女,分注并详,所云适某地某人,清登不错。其表连体之恩,而无隔膜之意,斯为仁至义之尽也。

      20、纪爵秩文和表修谱帙,旭公奏纂家乘。由勋代于朝廷,始开通乎族姓。则官阶之记载,实秉笔之仔肩。其师年青世家,别选缙绅之录。抑将举贡生监,细详行列之中,孰是孰非,何增何减。庶几襟带云环,群子之风规不泯。龙溪集著,状元之雨泽长绵。



       (待续)

双子客 发表于 2010-10-10 19:49:14

   (承前)


      21、杜婢妾虑患操心遗孽之凄疾,何甚柔声屈膝;小星之况味,难堪丈夫纵念;蛾眉已成狮吼,大妇偏张虎翼;遂尔雉经,非无血肉之亲;谁投陷阱,总为金银之故,乃窜网罗。我子姓如有受贿害人者,其即兴婢妾之毒楚加之。

      22、禁娼游梨园子弟,唐明皇别隶坊。三百女闾,管敬仲初开妓馆:试问亲人何在,乃呼父而唤女也。知夫婿为谁,遽迎张而接李,想是飞禽走兽,不列人群。如斯暗地昏天,公然深出我子姓。男守家风,女循妇道,敢有扦污下贱,玷辱庭者,匪特公仝摈遂,并且罚其父兄。

      23、修谱式玉叶金枝,谱牒原于秦汉;雁行服制,程式起于欧苏。吾族家乘,参稽二氏。五代吊图,仿欧公之巨制,一行排列,学苏子之鸿裁。而且,大书名字,恍类提纲。若夫分注,存亡俨同。节目则家乘无异,史乘一世可传万世。愿后人其世守,毋反古而更张。

      24、敬谱礼忾闻暖见,空睹祖宗之形音;开卷陈词,大明祖宗之来历。则见谱恍如见亲,敬亲必先敬谱。我族各门元旦出行之后,升堂拜祖之时,铺排香灯,迎谱中堂,会集丁男叩头下跪。开谱而讲祖宗之世系,逐条而申家庭之章程。谆谆告诫,事事遵行。行见万世钦宗,在天之鉴观不爽。伫首九泉,含笑介尔之景福无疆。


      (待续)

双子客 发表于 2010-10-10 19:50:24

      (承前)


                                                                                                   (九)家规十七条

         闻之:父兄之教不先,子弟之率不仅,盖以庭训、家规断不可无也。若不预立科条,则族人罔知禀受。因取古今格言大训,著为家规,镂晰于左,俾世世子孙知所防范云。

明宗法以立纲纪

      宗法者,一家之所宗,如网之有纲,衣之有领也。宗其继始祖者,百世不迁,合族宗之,是为大宗。宗其继高祖者,五世则迁,三从兄弟宗之;宗其继曾祖者,再从兄弟宗之;宗其继祖者,堂兄弟宗之;宗父嫡长子,亲兄弟宗之,皆为小宗。家有大事,则大宗命小宗,小宗率群子弟听命焉,必贤而后可胜此任也。宗子未必贤,则公择族中之贤者以赞理之,是为宗长,外宗相匪其人,另举以代之。惟尊祖则敬宗,是敬宗乃尊祖之道也。

定宗长以听处分

         家之有宗长,犹国之有相,须择年高有德者为之。总治一家之事,谨守家规,以治其下,要以至公无私为本,视一族如一家可也。纲常伦纪之大,冠婚丧祭之礼,必择有学识者为家相,以讲明其道,娴习其仪,使宗子与族长晓然,知而行之。族众事繁,又必择一端重、公明、强壮,能干办者为族长之佑。凡事关祖宗、门户及宗族之利害者,务要纠众商议,各出所见,不可偏执。若事有济,辄欲专功;事危则退避,以至偾事害众,此则宜深戒也。

省坟墓以绵世泽       

      合族坟墓星散不一,久葬之冢子弟不知,某公某妣并界塅者有之,嗣后祭扫之期,老者务率墓下子孙登山奉祀,指明坟墓,并各处界址,又必鸠工补筑,加培蓄荫。其有未葬者,不可过听堪與风水之说,延挨不葬。若因艰于图地,起觊觎之思,于祖坟旁钻穴盗葬,以逆子孙论,合族共诛之。或希图财贿,盗砍荫树,必加倍罚银入公堂,以助公事。若外姓越界侵占,暗行砍伐,须协力赴公究治,诚以坟墓乃祖宗魂体所依,子孙命脉所攸关,故不可不严加防护。

严义方以明慈爱

      亲爱子,天性也。父未有不爱其子者,然爱而不教则情同禽犊。故幼必去其轻浮之气,言动举止,一以沉潜朴实为主,若不率教,则以夏楚从事。幸而天姿粹美,则敬请名师,朝夕提命,以养其成。倘不易为熏陶,亦必使近圣人门墙,俟数年后始令改业耕艺,纵身不列于儒林,而动犹远夫鄙陋,他如子有贤遇之殊、嫡庶之辨,凡田产器用,须秉公均派,毋得溺爱不明,有伤天性。此为之道,特著明之,以为为父者鉴。

笃孝忠以尽子职 [/co
lor]
         属毛离里之家,昊天罔极。是故不爱其亲而爱他人者,谓之悖德;不敬其亲而敬他人者,谓之悖礼。德礼俱乖,诚可深痛。为子者,上之立 身扬名,显荣父母;次则服劳奉养,竭力承欢;即或贫富殊途,常变异致,惟深爱而祇事之,则鸡犬可以逮存,顽嚚卒底允若。礼云:出告反面,游必有常;习必有业,闻诏无诺。奉命唯谨,有过谕之以道,善行因之不改。病则致其忧,丧则致其哀。大节所在,俱为人子年当身体而力行之者也。倘有悖德悖礼、忤逆不驯之辈,先以家法惩戒,令其自新;如仍蹈前辙,即同众送公,坐以不孝之罪。兴言及此,其各自修省,尽爱日之诚,报罔极之恩于万一可也。



      (待续)

双子客 发表于 2010-10-10 19:51:11

   (承前)



敦友谊以念同气

         兄弟情同手足,盖以形虽分,而气则一也。幼时父母左提右挈,前襟后裾,食则同案,衣则传服,学则连业,游则共方。虽有悖乱之人,不能不相爱。及其壮也,各妻其妻,各子其子,虽有笃厚之人,不能不稍衰者,尽因娶妇入门,异姓相娶,争长竟短,渐渍日开,偏爱私藏,以致背戾,分门割户,患若寇仇,皆尔夫人所为。男子须要刚常,妇人之言,概置不听,惟友悌之谊是笃从。父母殁,始终式好无尤,家道未有兴隆者也。

宜家室以端化源

      《诗》通“好逑”,君子获幽闲之助;《易》云“正内”,家人庆大义之孚。从来乾坤并济之功,天地无独成之化。故男女居室,人之大伦也。为夫者必严气正性,济之以和平。严正则肃若朝庭,和平则谊同鱼水。若骄傲之妇,牝鸡司晨,长舌阶厉,甚至中冓难言,有玷清白,切宜重戒。娶妻本期生子,妻无出定许置妾,妻如悍妒加害,则罪在于妻;妾因生子恃宠凌妻,则责在于夫。嫡庶之分明,大小之名正,使闺帏有琴瑟之调而家道成矣。

务逊顺以敬宗长       

         天下之达,尊三而齿居其一,属在高年,朝庭尚优礼尊崇,时加宠锡。矧一家之中,一族之内,犹敢玩忽而布敬乎?吾族谱帙修明,尊卑长幼之分谱既昭然矣。凡坐必隅坐,行必徐行,有问则起而对,有命则急而趋。届节筵必拜谒,遇提楔必捧负。语言须谨,毋以贤智而肆口无忌;作事宜慎,毋以衰迈而咨访不及。尝见有尊长在前,嬉笑放恣毫无检束者,岂大家子弟之风度哉!有如此等弊,除惩治卟治外,仍责彼父兄以不能训导之罪。

睦宗族以重本支

      人家及数十传后,不无新疏之殊。然以祖宗视之,则均是子孙,固无亲疏也。祖宗之意无亲疏,则宜交相护恤,患难调剂之,愚懦辅翼之。遇婚嫁丧葬,力不堪支者,出赀财以助之。若修身立行,有志攻书而若无资者,尤当格外提携,不可令其以家累萦心,半途而废。夫以财分人,固一难事,然念自祖宗以来,积德百余年而始发于吾,得享富厚。今分有余以恤宗族,祖宗有灵,安知不益增以无涯之庆哉?

别损益以慎交游

      人之交友,原期劝善规过以辅吾仁,至有善不之劝,过不之规,徒拍肩执袂以为契合,奚益哉?年少子弟,须令其于直谅多闻者亲之,于便辟善柔便侫者远之。出入往来,日与高贤相接,人口学问得力于观摩之下,正自不浅。如以胜己而忌之,以忠告而疏之,以近狎而玩之。惟乐与酗酒、好勇、行奸之辈臭若芝兰、坚同金石,一人下流,终不可救。斯固子弟之不肖,而父兄实有责焉。然则损益之间,可不早为之辨欤!



      (待续)

双子客 发表于 2010-10-10 19:52:07

   (承前)


别男女以远嫌疑       

      男女者,礼义、名节之所关。不此之谨,则彝伦罔叙,家政有乘矣。昔公父文伯之母,季康子之从祖叔母也,唐子往焉,阂门而与之言,皆不越阈。孔子以为别男女之礼,夫以分尊年长而犹知慎焉,况分相等而年相若者乎?吾族子孙自十五岁以上至尊长之家,必上堂扬声,俟尊长唤,然后许入内室;若仆隶下人,无故不许往来,有事只在外厅答应。又其甚者,拜认父母、兄妹,分外亲热,此皆有为而为,何殊穿窬?故拜认之说,断宜永革。女子出则乘轿,许亲人相从,婢女皆非所使。至若谒庙、烧香、游春、看戏、尤当严饬。庶闺门之内,肃若朝庭。含沙射影之谈,亦无自生矣。

励臣职以全忠悃

      君臣之义,自古为昭。我辈遭逢盛世,休养生息,孰非国恩?子孙有膺簪缨、司民社者,必期上不负朝庭,下不负所学。位无论尊卑,惟在尽职;遇无问常变,总期一心。至补弟子员而食国饩者,犹当修品。行为上达,作根基勤学问,俟异日宏事业。倘居官而贪墨贻讥,在庠而劣恶致诮,俱听尊长挥之家祠之外,春秋无许奉祀。

考族姓以联姻倩

      司马公曰:凡议婚姻,当先察其婿与妇之性行及前法如何,勿苟慕其富贵。妇若富贵,鲜不傲慢舅姑而娇;夫婿若富贵,亦未有不逞势力而轻其妻者。故古昔论婚,必周六礼,今简甚矣。道在酌时宜而修复之,新妇入门只令当日事卺;三朝庙见,毋许送房戏谑,以致男女无别。见人家男妇,于襁褓时即妄自许配,后至背盟争讼。何如即长,彼此较年齿、溯世德、量门户,凭媒定聘之为得年?此慎始之道,又合族之所宜知也。


       (待续)

双子客 发表于 2010-10-10 19:54:03

   (承前)


崇节俭以防覆坠

      造物之生材,止有此数,以有余而致不足,何如虑不足以惜有余?眼见富家子弟奢侈无度,为不急之图作无益之事,转瞬间已消归无有,追悔从前,嗟何及哉!昔人云:成立之难如登天,覆坠之易如燎毛。凡为家长者,能佩服斯言训导族众,衣服饮食一切大小事务,惟用所当用,省所当省,何家又何忧不足哉?!

平曲直以息争讼

      讼狱之兴,兴于气之不平。直者自以为直,曲者不自以为曲。始鸣之于家尊户长,继之保约,继之公廷。及至公廷,虚耗财物,难以数计。设无钱使用衙门中人,恶声不绝于口,怒色时见于面,只得隐忍受辱而莫可谁何。微论官事输赢,当敛气下人之际,宁不各自心催哉?其祸始于为尊长、户长。凡遇徇情受贿,不肯秉公决断,以致同室操戈、乡邻起侮耳。故尊长、户长凡遇族下人等有与家人、外人争讼者,当谕之以道,动之以情。倘桀骜不依,立以家法处治。果能排解无私,人自无不输服。争竞之患息,廉耻之风行,讼狱又何自而兴耶?

建祠堂以永孝思

         夫祠堂,所以妥先灵而序昭穆者也。族有大事,会议于其间;族有忿争,排解于其所。建立其可缓乎?吾家自迁皖桐以来,未曾建立祠堂,中心切忧之。爰纠族众竭力维持,自嘉庆元年初就后进之规模,而十余年间持筹握算,敛费落成。今幸祠工告竣,而立主以祀,虽无壮丽之可观,而朴素浑坚,亦可以对祖宗、贻子孙矣。又幸族谱告竣,而一脉相承之,统绪朗然在目,既崇祭祀之典,又明世系之源,庶世世子孙可以永展。

置祭田以供祭祀

      无田不祭,礼有明训。故曰而崇其名。曰祭者,每岁牺牲粢盛、酒淆香烛之所出也。但祭田有公私之别,合族置田于公祖之所曰大公堂,各房置田于私祖之所曰小公堂。其实总为供祭费而设也。然祭田鑫而所蓄必富,余财亦可推爱吾族。大公堂仅置田数担,堪供祭费,无所留余。嗣后必择一能者司其出入,子母相推,庶祭田可以扩充而余赀亦得助合族之义举矣。

注:选自《汪氏宗谱•聚林堂》民国丙子重修本,湖北崇阳《鄂赣湘边首届汪氏大成谱》中亦刑载,只不过内容稍有不同。


       (待续)

双子客 发表于 2010-10-10 19:54:43

(承前)



附1、                                       栗菴宰镇原县劝民歌 [/color

]劝吾民,学勤苦。农忙后,讲蓄树。砍茅拾粪好工夫。挑担抬轿非下流,赚得零钱皆小补。少不努力老难过,但看那穷饿乞人,都只为少年懒惰。
劝吾民,学纺线。制车机,织布帛。一家老少要衣穿,冬日皮绵夏夹单,女孩无袴人轻贱。古人织素并织缣,这原是真正女工,莫但使收烟割麦。
劝吾民,莫吃烟,鸦片瘾,最可嫌。烧枯精血容颜变,废业失时家道坏。昼不醒兮夜不眠,妻子效尤成乞贱。是何如男耕女织,长落得食饱衣鲜。
劝吾民,莫逞凶。破头脑,血流红。白手轻将人命送,父兄助势如狼虎。斩绞军流不善终,身亡家破成春梦。是何如一时忍让,长落得安静从容。
劝吾民,息祸胎。莫吞烟,莫跳崖。妇女轻生图泼赖,屍亲藉命专讹诈,捡验翻屍骨肉残。不转人身无替代,到后来施穷两造,只落得草草收埋。
劝吾民,讲亲睦。各村庄,自联络。莫容盗贼作窝藏,有事敲梆或打锣,一听响声齐喊捕,远近抄截并搜罗。倘拿住正贼真脏,领赏钱沽酒快乐。
劝吾民,息风波。有讼事,请人和。纳粮多少查红簿,钱债土田须契约,莫因小忿听刁唆。劝和方是好邻佑,争那些无聊闲气,空将尔正业蹉跎。
劝吾民,修道路。险山坡,怵心目,陕处相逢碍马骡,客商行旅倘跌蹉, 地主近村齐受祸。何不修整贵工夫,相地形极力开宽。待巡查赏勤罚惰。
劝吾民,务读书。经和史,化蠢愚。弟子须知圣贤语,不论工农与商贾。 总当幼小识之无,目不识丁无用处,邀邻村同请教读,防他日记帐糊涂。
劝吾民,敬仕子。贺科名,送厚礼。地方无气待栽培,倡捐义学莫迟疑, 富者多捐贫量力,重道隆师厚贽仪。待他日,蔚起人文为桑梓,扶衰救敝。

注:1、栗菴乃汪宗翰之号。宰镇原县,即在镇原县为县令,宰:主持、主管。2、选录自湖北通山《汪氏宗谱•忠孝堂》民国丁丑年重修本卷二。

附2、《学子须知•三字经》

         公元2002年,修水县教委号召在全县中小学生中开展文明礼貌行为习惯的养成教育。笔者为配合这一活动的开展,特花了一定功夫,撰写了这篇《学子须知•三字经》。文章紧扣《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主要内容,参照中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就中小学生需了解和遵循的几个方面作了阐述。韵文的形式,朗朗上口,易诵易记,对青少年有一定的教育作用。笔者工作的四都镇中学曾印刷2000余份,中学师生每人一份,各村小学每校5-10份不等,让教师教授,学生背诵,还进行了默写,朗诵等比赛。县教委将此文在《教育通讯》上转发全县予以推荐。今附录于此,希我汪姓族人,敦促小孩子认真诵读。这对我汪氏后裔的健康成长,会有裨益。

                                                                                                                学子须知(三字经)    
                                                                                                                                                    汪维仁撰

众学子须知晓从小起要学好德为本第一条重修养品格高大中华多美好 中国心不动摇爱家乡爱学校出则忠入则孝敬父母人之道生养恩应厚报
小缇萦上奏表汉文帝尝汤药邓小平敬继母陈元帅洗尿裤诸先贤皆行孝 众学子当仿效尊师长听教导培育情要记牢助残疾怜弱小扶危难送关照
献爱心不图报大家庭乐陶陶讲文明懂礼貌文明语要知晓说谢谢说您好 说再见说烦劳语亲切人欢笑态谦恭人称道讲公德为至要不害人不霸道
护公物爱花草护古迹爱益鸟不喧哗不吵闹不乱吐不乱抛不乱画不乱烧 不乱拉不乱跑治污染重环保环境美大家好个人事应自理家务事要学习
公益事要参与爱劳动莫怕累尚节俭莫娇气决不做小皇帝与人交和为贵 宽待人严责己笃忠诚去虚伪重承诺守信义守法纪最重要常学法不可少
遵国法听家教守校规纳忠告坏行为要敢斗坏习气克服掉不早恋拒邪教 坏书刊不去瞧忌冥顽戒自暴严律己走正道攀书山勤为路泛学海苦作舟
敬悬梁秦刺股康映雪密挂书诸圣贤皆贫苦成大器是楷模今胜昔条件优 当奋发苦攻读学贵专勿旁鹜循有序莫速求要知新常温故不耻问疑不留
博与专要兼顾持之恒有成就重实干淡名利志高洁效寒梅遇失败应发奋 遇挫折莫消沉人一生多艰辛有志者事竞成朱元璋家清贫揭竿起建大明
爱迪生动脑筋勤钻研多发明思进取重创新勇博击超前人讲卫生须牢记 勤理发勤梳洗勤刷牙勤换衣勤晒被勤扫地常开窗换空气衣和物放整齐
吃食前先洗手吃食后要嗽口饮与食讲规律严提防病口入勤锻炼争达标 保视力做眼操重仪表要记住戒化妆戒裸露穿整洁讲朴素行端庄有风度
安全事紧记心勿乱攀勿乱泳用电器要谨慎过马路要留神防火烛防中毒 命宝贵要自珍众学子要自强莫辜负好时光少不博老悲伤我之言请思量

三、本届续谱新定家规

1、爱祖国,爱家乡,做建设国家人才,当保卫国家志士。
2、遵法规,守纪律,严以律已,宽于待人,做一生清白的公民。
3、学文化,学科学,具备谋生自立的技能,掌握服务社会的本领。
4、敬岗位,爱本职,做一行,爱一行,干好一行。
5、明伦理,讲诚信,尊贤敬老,扶弱怜贫,热情公益事,常怀奉献心。
                                                
                                                                                                   公元2008年戊子岁谨订

    注:本章内容全部发完。
            
             望本家看后多提宝贵意见 。你们那里肯定也有许多好的家训,请发到网上,让大家阅读受教。

         (待续)

双子客 发表于 2010-10-10 20:39:48

       说明:第十章    各支派行      已在“江西修水汪氏概况”中发过,故从略。


                                                                                           第十一章谱序选粹

      谱序者,谱之胆,谱之魂,谱之点睛笔也。或阐明编谱意图,陈述辑谱经过;或圈点谱牒内容,褒扬编纂辛劬。溯源探本,晰派清枝,言简意赅,文笔绮丽。他的作用还在于宣扬本谱主旨,颂扬祖德,使子孙读后能敬祖向善,光大族望。谱也因有好序而锦上添花,故历届编纂族谱,不仅有本次谱序,也往往将以前之谱序悉数付梓。此诚足见其份量矣。

       本次续修宗谱,除将武宁“聚林堂”、“丛盛堂”,通山、庙岭“忠孝堂”中的谱序刊出外,还在湖北崇阳的《鄂赣湘边首届汪氏大成谱》,通山梅田的《汪氏宗谱》,江西高安的《汪氏八修宗谱》中精选了一批好序。另外,我们还在网络中找到了我汪氏最早的唐代谱序。这些谱序反映了我汪姓在各个历史时期的家族渊源和辑修家谱的概况,展现出列祖列宗的精神风貌,读后令人鼓舞、振奋。

       现将这些入选的谱序分为“总序”和“各支分迁序”两个部分,按时间先后排列,供众族台阅览,更为重要的是使这些宝贵资料得以传承下去。

一、历届宗谱总序

序1、                                                                                  唐开元五年重修谱序

         窃闻龟图启字,爰标纪代之书;鸟篆开文,先著世家之录。莫不辉洪源于往诰,焕列祖于前经。将二曜以前趋,遂四时而并运。寻流乃知其始,摘蕊必识其根。厥绪灿然,可得详矣。轩辕受翚,战涿鹿以垂衣;西伯居歧,奋戎衣而克纣。周公辅子明辟,伯禽剪伐戎夷。畀五等之上,公监百里。惟分封于曲阜,及食采于颍川。汪氏之由,实基于此。暨汉建安之世,祖文和公位宰会稽,因兹攀卧,遂尔淹留。或新都而筑室,或宣歙以开家。迁徙无常,宗支渐远。兹故续修谱牒,庶易寻源。爰自周汉,迄于今代,英名婚宦,罔有断遗。

      开元初,柳冲等复加刊纂姓系之录,于是乃定柱石之宗,而我汪氏著望河西,故自此声驰江左。敕旨以开元五年四月初八下,而吾谱适成。因记其事,冀万古传芳,千龄不朽耳!

       唐(玄宗)开元五年(公元717)丁巳岁孟冬月十五日
            
                                                                                                                                                      渡江后十九世孙芬序,时年八十一,邑人王统校
       编后按语:

1、唐玄宗开元五年(即公元717年)四月汪氏谱成,是年孟冬月,曾官绩溪令的文秀公,即芬公,字焕章,时年八十有一,欣然挥笔作序。此序为汪氏现存最早之谱序。

2、此次续谱,我们在湖北崇阳《鄂赣湘边首届汪氏大成谱》中找到了她。后又在电脑中找到了此序,且有两篇。将三篇序文对照,发现有几处不同,有的这里缺漏,有的那里缺漏,有的内容这篇有而另篇又没有。于是加以比较,凭自己的理解,将较合理的予以采用。经过厘正,拼补,调整之后,此序便显得比较完整了。

3、关于此序的写作年代,电脑中的两篇都标明是“唐开元五年(公元717年)”而崇阳谱中却标明是“唐开成四年”己未(公元839年)。本文采用了电脑中序言的说法。本章“序”5亦有言佐证。
但在“远古世系”中发现,第五十世祖文秀公,字焕章,号廷美,生于唐玄宗开元癸亥即公元723年,殁于公元793年。时间就不对了,人未生何能写序?更谈不到“时年八十有一”。即使按“崇阳谱”说法,是开成四年公元839年作的序,也是不对的。人死后又何能作序?

由于手头无资料可稽查,只好存疑于此,望后贤考证之。

4、翚:huī音“挥”,古指野鸡的五彩羽毛。远古时,只有部落首领才戴此羽毛。


         注:我想把全套谱都发到网上,但至今除“九华星云”、“根远”、“兴吾”等几位本家看了并有回应外,并未引起太多本家的 注意。既然如此,那就暂停一阵吧。

      本章内容准备以“江西修水汪氏谱序”为标题,另发。望各位本家查看,并多提宝贵意见。


         (待续)
页: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查看完整版本: 《赣鄂四县汪氏统谱》简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