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承前)
湖北赤颜山庄新秀一览表
注:容后再发.。
其余庄门的“新秀一览表”不再留位,略。
第六章全部发完。
(待续)
(承前)
第七章像赞墓图
一、先祖像赞[/color
]一世祖颍川候像赞
天命唐叔,手见其文。天生我祖,手执其芬。手纹著字,彝鼎勒勋。
裔孙 华拜题
(注:2011年1.31补充如下)
原吾汪王发迹轩辕如木之根如水之源
文王造周姬旦兴鲁伯禽袭爵成为肇祖
传及黑肱生子兆祥手握符瑞合文曰汪
食采平阳万代鼻祖首表像图辉煌千古
裔孙 (明春坊)仲鲁顿首拜撰
皇皇世祖氏苍姬 生为瑞梦出庙昌期
勣恢茅土声著鼎彝德昭万古亿万遐思
录自敦睦堂 。 汪氏宗谱
黟令道献公橡赞
始令于歙也,惟公一人;今盛于歙也,公之子孙。呜呼!其生也有所自,其盛也于无垠。
裔孙泽民拜题
英济王越国公像赞
蔚乎文德,赫乎武功。福被六州之氓,名擅一代之雄。封国以越,列爵以公。领袖乎时之圭祖,尚友乎古之章缝。手不释卷,心怀切忠,此其所以开吾宗而有光,享朝祀于无穷。
裔孙伯彦拜题
拜忠烈庙
锦帆忘返干戈起,天产英雄定六州;唐诰表忠垂宇宙,宋臣编史失春秋。风云神异来车马,祠庙蒸尝拜冕旒。让德固宜绵百世,昭陵无处问松楸。
裔孙泽民拜题
崇和衍烈公爽公像赞
(一)
姬分颍脉,气贯中天,派衍江南,龙骧开先。统承越国,功德巍然。
裔孙元锡拜题
(二)
和盎春阳,清涵秋宇。学思颜曾,才企伊吕。知为当代之英,每以济世自处。初署蕃慕,继居王所,祖德之在,人也如昨。载拜载瞻,轩然霞举。仰止高山,谁嗣令绪。
裔孙应辰拜题
俊公像赞
虹霓其气,汪汪其度,忠直其情,悠悠其寿。吁嗟公兮,其人如玉。
(待续)
(承前)
婺源始祖道安公像赞
额准颐封,眉清须美,丰度魁梧,神采超丽,和羹监梅,台衡宸宇。为僖昭之肱股,衍姬汪之子孙。生而与唐,威振六州。殁犹受宋,加封八字。奇欤休哉?名昭青史。
(注:此赞疑为越国公像赞。)
庙岭良辅公像赞
盖闻公之才,相传如李杜。回忆公之名,故字曰良辅。乃瞻公之貌,庄严谁可伍。及考公之官,济宁学训诂。缅维诗书业。滋味甘从苦。
裔孙东渠海玉振氏拜撰
庙岭良德公像赞
瞻仰色相,式玉式金。系维德政,宜古宜今。鞠躬尽瘁,天威是临。钦擢郡守,宁波爱深。兴学劝稼,教养为心。两岐麦秀,五夸讴吟,冰清月明,四野歌音。光照家乘,后裔永钦。
郡文庠元孙墨林翰万元氏拜撰
(待续)
(承前)
历史名人题赞我族祖先
汉龙骧将军文和公像赞
方叔吕虎,厚貌威名,才国盖世,谁与之京。
丞相 翟万进拜题
题越国王富山庙诗
石门南出众山巅,沃壤清溪自一川,老令曾谙田舍乐,春耕正及雨睛天。可怜鞭挞终无补,早向丛祠祈有年。归告仇梅省文字,麦苗含穗欲蚕眠。
眉山苏辙撰(出自徽谱)
又题富山汪王庙诗
闻说真人起晋阳,六州图籍便归唐。干戈竟免群生难,簪笏宜传百世芳。封诰尚存题越国,史书全失纪吴王。丛祠香火千年盛,知是英雄恋故乡。
明学士程敏政拜题
题汪氏双阙诗
唐室遥遥教义门,屹然双阙至今存。当时泣尽思亲血,化作恩波遗子孙。
新安朱熹拜撰(出自徽谱)
(待续)
(承前)
题越国王华公谱像
(一)
世以谱传,而不能以像传。能并以传者,必先人勋业著于当时,道德鸣于一世,乃留其像。与凡模容,虽盛不久,夫亦无谱之故也。汪氏绘像传谱,灿然具备,可以历千百世而不替。子孙瞻先人之像,读先人之谱,而不兴仰止之心者,未之有也。
(二)
功勋赫濯,泽庇奕疆。
历朝褒赠,庙食维光。
吉州文天祥拜书(出自徽谱)
题汪氏世谱诗
奉观先牒起遐思,南北家乘续旧支。一脉祖宗无异姓,千年昭穆似同时,蒸尝共守唐臣庙,金石犹存魏阙辞。惟愿族人崇孝敬,莫将身世负君师。
翰林院学士承旨浏阳原功甫欧阳元拜书(出自徽谱)
元至正十四年(公元1354年)甲午二月吉
越国公像赞
皇皇忠武,晔如震电。一倡义旗,六土攸奠。草味之臣,邦家之桢。有赫廟祀,绵延万龄。
——宋宁宗赵扩赞
嘉定五年(1212年)三月二十日下
(待续)
(承前)
威振华夷,功揭天地。一代英雄,千载廟祀。有像斯存,凛然生气。
——宋丞相赵普赞
香火雄三廟,楼台贯六州。逝川无昼夜,乔木自春秋。窦氏元归洛,番君卒在刘。兰亭复行世,鼙鼓岁椎牛。
——方虞后 撰
神威夙成,仁智兼备。隋季大乱,六州仰庇。待命归唐,烈烈忠义。功在生民,廟食百世。
——鲍宁 拜赞
虬髯人出鹿归唐,多少英雄失故乡。昔日六州曾卷士,此邦千载尚尊王。高陵夜雨鸣弓剑,原廟春风洁豆觞。灯火万家元夕后,谁怜狐兔满连昌。
——胡炳文 撰
富山庙壁
(一)
孤隋颠覆仅绵延,乱极神尧未奋前。坚保里闾姑待定,遽归图籍信知权。宠褒尚喜伦书在,疏难凭简牒传。考实辨疑书素壁,九原遗愤为公宣。
——鄂州守罗愿
(二)
隋皇失道起英才,唐业将成卷土来。万里山河深雨露,千年香火壮楼台。金炉春暖烟凝雾,紫陌风高鼓转雷。此日荒城经百战,英雄不见使人哀。
——郑玉 题
越国汪王,存心忠良。施伟烈而保障六州,著名誉而威慕万邦。
——太子少师 李纲 题
乌聊登览
隋帝南巡驾不还,鬓翁矗起拯时艰。尾存黄犊群餐勇,蹲负青虬独寝间。手撰干戈龙喷水,蹄镵石板马藏山。六州枕奠生灵了,挈与皇唐反掌间。
——明•胡立忠题
唐都督建公像赞
忠贞之概,虎豹之姿。卓哉壮哉,允文允武。文庶管葛,武似孙吴,灵台一点,罄莫能书。
——黄瓒题
注:1、“先祖像赞”发完;第二部分是“先祖墓图”,一是不会发“图”,二是我们这里的墓图其它地方也无观看的必要,故省略。
宋代婺源大畈人汪宗臣谒云岚山汪王墓诗曰:
此生未展云岚墓,
郁郁甘棠孙子情。
今度忽为寒食客,
欣欣乔木岁时荣。
注:转发“龙眠久子”帖,存此作补充资料。
(待续)
(承前)
第八章封敕之荣
汪姓历代为官者如灿烂星汉,难计其数,而留下君皇敕旨者却寥若晨星,为数不多。这当然是由于年湮代远等诸多原因造成的遗憾。不过,当我整理诸谱珍存的那如凤毛麟角、吉光片羽般的敕旨时,却发现了令人炫目的辉煌。那就是“华公十二封”及“定望族敕”。
一、华公十二封
44世祖世华,当时为避唐太宗李世民名讳改单名华,由于功勋卓著(详见《越国王汪华原传》、《唐越国王汪华公行状》及《世华公图考》),生前被李唐王朝封为上柱国、越国公、歙州剌史、忠武将军、九宫留守等职。逝世时,唐高宗赐谕厚葬。逝世后,又为唐宋元明诸朝君皇先后十二次追封。这——不能不说是莫大的殊荣。
(一)唐封越国公诏
1、唐高祖封越国公诏
唐高祖诏曰:门下汪华,往因离乱,保据州郡,镇静一隅,以待宁晏。识机慕化,远送款诚,宜从褒宠。尔其勉膺茂渥,毋废前劳。特授以方牧,可使持节总管歙、宣、杭、睦、婺、饶等六州诸军事,歙州刺史、上柱国、封越国公,食邑三千户。主者施行。
武德四年(公元612年)九月二十二日
中书舍人颜师古行
2、唐太宗赐越国公诰
诏曰:前歙州都督汪华,未经任使,夙著款诚,以傅方维,实能镇抚。宜参掌禁兵,委以戎旅,可依前特授左卫白渠府统军,其职如故。懋乃绩,进迁厥官,另有荣阶,另行甄叙。
贞观二年(公元628年)四月五日
中书侍郎鄂国公臣房玄龄行
(二)唐高宗赐谕葬越国公诰
前都督、上柱国、越国公、左卫白渠府统军汪华,德在民生,功在王室。昨闻廷奏,天命不常。追忆前勋不悼,兹特赐尔。命礼部薛元如治葬,以副朕显忠遂良之忱。
永徽四年(公元653年)五月十五日
吏部尚书褚遂良行
(待续)
(承前)
(三)宋元明君皇十二次追封越国公神主
一封:宋真宗大中祥符二年(公元1009年)三月日,追封灵惠公。
诰牒奉敕:歙越国公宜特追封灵惠公,平章王押赐忠显廟额
尚书省牒,据歙州申灵惠公神廟祈祷即应,保民是实,奉敕宣赐忠显庙为额。
二封:宋徽宗政和四年(公元1114年)三月二十六日下宣改封英济王。
诰敕歙州忠显庙灵惠公,诏曰:惟稼穑之丰登,由雨阳之备叙,民所望矣。畴实从之。惟神正直无私,聪明悉鉴,做庙乐土,贻福一方。有感以诚,其应如响,与兹嘉泽,助乃康年。念有利于农功,宜流恩于褒典,赐颁书命,用答神庥。宠以王封,更昭公爵,益垂顾听,绍此显荣。可特封英济王。
中书舍人赵野行
三封:宋徽宗宣和四年(公元1122年)六月二十八日,加封显灵英济王。
诏曰:朕以庆赏之权,驭封爵之柄,奖于忠顺,罔间幽明。徽州忠显英济王武烈之功,久严方祀;威灵之德,能警群迷。比昭凤马之祥,卒弥干戈之悖。云雷顺叙,山川廓请,乃即旧封,肆加显号。俾民奉享,恪恭不忘。相其丰年,以苏疲瘠。繄(yi音“医”,“惟”或“是”之意,此为“是”)神之祉(zhi音“止”,“幸福”之意),厥惟休哉。可特加封显灵英济王。
中书舍人李回行
(待续)
(承前)
四封:宋徽宗隆兴二年(公元1164年)十一月二十一日,因睦寇方腊至境,王云中以刃挥贼,事平,都帅以闻,加封显灵二字,为信顺显灵英济王。
诏曰:朕登秩,诸神敬供明祀,苟大灾之能御,宜显号之必加。徽州忠显廟显灵英济王,生以义旅保一方,殁以阴功施百世,取凶残而就有道。昔屡著于灵威,驱厉疫而却不详。今复彰于懿绩,叅稽褒典,增侈闳庥,崇德报功。固无殊于幽显;履信思顺,斯共助于天人。尚体命名,益思受职。可特封信顺显灵英济王。
中书舍人蒋芾行
五封:宋孝宗乾道四年(公元1168年)二月十三日,加封信顺显灵英济广惠王。
诏曰:爵封极于真王,显美至于八字。名数之异,神人共荣。厥今郡县之祠,均被国家之宠,为民之意,视古有加。徽州忠显廟信顺显灵英济王,聪明以临,正直而一,怀忠抱义。劲节表于唐朝;捍患御灾,阴功著于黟水。历年滋久,戴德弥芳。有华命服,煌之赫徽,尚祈茂渥,益彰威灵。可特封信顺显灵英济广惠王。
中书舍人梁克家行
六封:宋宁宗嘉定四年(公元1211年)十一月日,从祁门县程指南等请也,改封诏应显灵英济广惠王。
诏曰:凡有功于一时,必垂芳于百世,此庙食之无穷也。然威灵气焰,炳炳在人耳目,而封爵未隆,岂所以示揭虔妥灵之意耶。徽州广惠王聪明正直,惠庇一方。凡有所祷,应如响答,比年雨阳,时若五谷丰登,实神之赐也,肆加美号,以示褒扬。肸(xi音“希”,多用于人名)蠁之间,无忘嘉极。可特封昭应显灵英济广惠王。
中书舍人李揆行
(待续)
(承前)
七封:宋理宗淳祐八年(公元1248年)十一月十二日,从歙县汪大猷等请也,改封昭应显灵英济威信王。
诏曰:生有忠称者殁著灵迹,徽州歙县忠显庙昭应显灵英济广惠王,大业(注:隋炀帝年号)平寇,遂保新安。武德(注:唐高宗所号)纳欵(注:指世华公投奔大唐),就为守将。备历显爵,生荣死哀。血食乌聊,水旱应保。褒封迭累,称谓既极,耆老尚有请焉。朕嘉神之功,从民之欲,其敢不易以徽号乎?尔其顾歆,益大阴隲\。可特改封显灵英济威信王。
给事中徐鹿卿行
八封:宋理宗淳祐十二年(公元1252年)九月二十八日,更封昭应广灵显德英烈王。
诏曰:惟神授职,随事见功。周游天地之间,默佑邦家之庆,况在近服,必有崇褒。徽州忠显庙昭应显灵英济威信王,宅被新安。食其旧德,旱于某水于某虫煌于某,备言尔功。儒者流兵者流阴阳者流,悉受其福。定徽名而改畀(bi音“闭”,“给予”之意),因王爵而有先。宜衍神庥,式乎众志。可更封昭应广灵显德英烈王。
给事中陸德玙行
九封:宋理宗宝佑二年(公元1254年)三月二日,改封昭应广佑显圣英烈王。
诏曰:徽州忠显庙昭应广灵显德英烈王,番君得江湖之心,忠典存于令甲。偃王弃大乐之地,仁施及于后人。皆由文教之敷施,俱致流庆之绵远。粤惟忠显,实媲(pi音“譬”,“比得上”之意)前徽。霸业山河,忍视将颠之隋室;里闾图籍,远归崛起之唐家。观处心积虑之间,得君国子民之道。既策勋于义旅,遂血食于新安。逮至迩年,累彰异迹。火因风而反熖,能全合郡之万家;水有时而洄澜,不设并城之三版。此为近效,允属殊勋。虽膺八字之王封,尚歉一方之民愿。遂更兹号,以称厥灵。乌聊云岚,久閟(bi音“闭”,有“闭门”、“隐秘、闭”、“幽深,清静”三种意思,本文从“三”)千古英灵之气;紫坛荪壁,水严两峰香火之情。可改封昭应广祐显圣英烈王。
中书舍人牟子才行
(待续)